灵活管理编制 提供人才保障
灵活管理编制 提供人才保障
崇信县编办在不突破编制限额的前提下,通过实施编制的动态化管理,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,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。
全面推行编制实名制。今年6月,采取看工作时间和任职先后、竞争上岗、在编公示等有效措施,在全面完成了黄寨乡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试点工作的基础上,将对全县 334个机构、3670名编制全面实行实名制登记管理工作,对超编和使用地方编制的人员,采取自然减员消化、县内调剂消化、人员分流消化等方式,有效杜绝“编制和人员不对应”、“混编混岗”、“吃空饷”等现象的发生。截止7月底,全县已消化超编人员25人。
实施编制动态调整。根据各部门、各单位的工作任务变化和编制余缺情况,适时合理地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编制进行调整和优化,做到职能变化和编制同步。结合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,共调整各类编制50名,有效克服和避免了单位与单位之间存在的忙闲不均、工作压力不等的现象。
合理预留机动编制。一方面控制各单位的编制,尽量不满编进人,留出空余编制。另一方面把职能划转或被撤销单位的编制收回,留作待分配的机动编制。止目前,全县共留出待分配编制37名,为解决急需人才的调进、军转人员和大学生就业安置等用编打下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