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信县编办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动态管理
崇信县编办创新管理机制
加强动态管理
近年来,崇信县编办始终坚持向深化改革要编制、向科学管理要编制、向提高效率要编制,不断创新管理机制,加强机构编制动态管理,有效控制机构编制快速增长。
一是注重创新管理机制。建立完善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台账,坚持随时更新数据,实行动态管理。进一步创新编制管理理念,坚持“控制总量,盘活存量,优化结构、有增有减”的原则,多次为职能强、责任重、工作任务大的部分事业单位调剂编制,充分发挥了编制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益。
二是建立健全机构编制工作协调配合制约机制。为切实加强机构编制动态管理,不断完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约束机制,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信息数据库,将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、编制、经费管理形式及人员基本信息,全部纳入数据库,实行动态管理。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数据库的维护,审核单位编制数额、经费形式和在编人员变化情况,人社部门按照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的财政供养人数审核工资基金,财政部门按照机构编制、人社部门审核的人员和工资基金数额核拨经费,安排经费预算,实现了“机构编制部门核编、人社部门核资、财政部门拨款、经办银行支付”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,形成上下联动、步调一致、规范有序的工作格局,建立完善了机构编制与干部任免、人员进出、经费预算之间的约束机制,从源头上有效控制了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增长。
三是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。坚决贯彻“超编单位只出不进、满编单位先出后进、空编单位按需进人”的人员流动管理原则,将人员入编审批关口前移,继续执行“编制使用卡”、“进人审批卡”和“增人计划卡”审批制度,严把进人关,有效控制人员过快增长。严格执行进人增编审批和减员备案制度,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出现空编、确需补充工作人员时,要先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控编审批手续,确保在编制限额内进人。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基础上,主要通过创新管理方式、整合机构设置、完善调配手段、优化运行机制、提高人员素质等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。